【三国时期东吴是被谁灭掉的】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裂阶段,分为魏、蜀、吴三个政权。其中,东吴作为南方的重要势力,与曹魏、蜀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东吴最终走向了灭亡。那么,三国时期东吴是被谁灭掉的?下面将从历史背景、灭吴过程及关键人物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历史背景
东吴由孙权建立,定都建业(今南京),在赤壁之战后逐渐稳固了南方的统治。但随着魏国的崛起和内部政治动荡,东吴逐渐失去优势。至西晋时期,司马氏掌握了曹魏大权,并最终取代曹魏,建立晋朝。此时,东吴成为西晋统一过程中最后一个需要征服的政权。
二、灭吴的关键过程
1. 西晋的统一战略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推行统一战略,首先攻灭蜀汉,随后将目标对准东吴。
2. 伐吴战役的开始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出兵伐吴,由贾充、王濬等将领统率大军,分多路进攻东吴。
3. 水陆并进,迅速破吴
晋军采用水陆并进的方式,由王濬率领的水师沿长江而下,直逼建业。东吴虽有抵抗,但因内政腐败、兵力不足,难以抵挡。
4. 东吴末帝投降
公元280年,吴主孙皓被迫投降,东吴正式灭亡。
三、灭吴的主要人物
人物 | 身份 | 作用 |
司马炎 | 西晋皇帝 | 发起伐吴战争,完成统一 |
王濬 | 西晋将领 | 率领水师攻入建业,直接导致东吴灭亡 |
贾充 | 西晋重臣 | 主持伐吴军事部署 |
孙皓 | 东吴末帝 | 东吴最后一位君主,投降后被俘 |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东吴是被西晋所灭。西晋在统一过程中,通过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成功击败东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西晋时期。
答案:三国时期东吴是被西晋灭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