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啊】“筋疲力尽”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的体力、精神消耗,而感到非常疲惫,几乎没有力气继续做任何事情。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工作、运动、学习等过程中因付出太多精力而达到极限的状态。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筋疲力尽 |
拼音 | jīn pí lì jìn |
含义 | 形容极度疲劳,没有力气 |
出处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太后曰:‘吾谓丞卿之夫人,其家必有俭约之风,今观之,乃不如贫庶之家,皆以奢靡为事,吾甚忧之。’……于是内外肃然,莫敢犯禁。”(虽非直接出处,但常被引用)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补语;多用于人 |
近义词 | 精疲力竭、力不从心、疲惫不堪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加班 | 他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最后筋疲力尽地倒在了办公桌上。 |
运动训练 | 跑完马拉松后,她已经筋疲力尽,连走路都困难。 |
学习压力 | 考试前夜熬夜复习,第二天早上我筋疲力尽,根本无法集中精神。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用于形容物品:
❌ “这台机器已经筋疲力尽了。”
✅ 应该说“这台机器已经损坏了”或“这台机器已经老化了”。
2. 避免口语化滥用:
虽然“筋疲力尽”在口语中也常用,但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3. 注意搭配对象:
一般只用于人,很少用于动物或事物。
四、总结
“筋疲力尽”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度疲惫。它不仅表达了体力上的耗尽,也暗示了心理上的压力和消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来避免陷入这种状态。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