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二号介绍资料】东风二号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中程弹道导弹,属于中国早期地对地战略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导弹的研制标志着中国在导弹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后续更先进的导弹系统奠定了基础。
东风二号的研发背景源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国防需求的提升。1956年,中国开始着手发展自己的导弹技术,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相关科研体系。然而,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了东风二号的研制工作。
东风二号的研制过程充满挑战,但最终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它不仅具备一定的射程和打击能力,还为中国后续导弹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东风二号的服役,增强了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也为后来的“两弹一星”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以下是关于东风二号的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东风二号 |
英文名称 | DF-2 |
研制时间 | 1958年—1960年 |
研制单位 | 中国航天工业部 |
发射时间 | 1960年11月5日首次发射成功 |
射程 | 约1,300公里 |
弹长 | 约20米 |
弹径 | 约1.6米 |
发动机类型 | 固体燃料发动机 |
制导方式 | 惯性制导 |
使用阶段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 |
历史意义 | 中国首型自主研制的中程弹道导弹,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的起步 |
东风二号的研制与使用,是中国在科技与军事领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尽管其性能相较于现代导弹仍有较大差距,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技术积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