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的简介】乐山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宗教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佛教文化在东方传播的重要象征。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代,历时约90年才完成,由海通和尚发起修建,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继续主持。大佛坐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俯瞰江水,气势恢宏。其高71米,头宽10米,脚背宽8.5米,堪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概况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乐山大佛 |
地点 | 四川省乐山市 |
建造时间 | 唐代(公元713年—803年) |
修建者 | 海通和尚、韦皋等 |
高度 | 71米(含基座) |
头部宽度 | 10米 |
脚背宽度 | 8.5米 |
造型特点 | 端庄慈祥,姿态庄严 |
文化意义 | 世界文化遗产,佛教文化象征 |
旅游价值 | 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 |
乐山大佛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雕刻技艺的巅峰之作。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毅力。如今,乐山大佛已成为中外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研究佛教历史与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