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干谒诸侯啥意思

2025-09-28 11:01:26

问题描述:

干谒诸侯啥意思,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1:01:26

干谒诸侯啥意思】“干谒诸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士人向权贵或地方长官求取赏识、推荐或官职的行为。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唐代文人中尤为突出。以下是对“干谒诸侯”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析

- 干谒:指主动去拜访、请求,通常带有求取功名、仕途、赏识之意。

- 诸侯:原指周代分封的各国君主,后泛指地方官员或有势力的权贵。

因此,“干谒诸侯”可以理解为:士人为了谋求仕途或获得赏识,主动去拜访地方官员或权贵,希望得到引荐或重用。

二、历史背景

在古代,尤其是科举制度尚未完全确立之前,许多士人通过“干谒”来进入仕途。这种方式在唐代尤为盛行,许多文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曾有过“干谒”经历。

三、文化意义

1. 表达志向:通过干谒,士人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2. 寻求机会:在缺乏科举考试的情况下,干谒是获取官职的重要途径。

3. 社会关系网络:干谒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权力结构。

四、相关人物与作品

人物 作品 干谒行为
李白 《与韩荆州书》 向韩朝宗求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向韦济表达志向
白居易 《与元九书》 通过书信表达心志
韩愈 《上宰相书》 向朝廷高层陈情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含义 士人主动拜访权贵以求仕途或赏识
背景 古代科举制度未完善时的重要途径
目的 展示才华、寻求机会、建立关系
文化意义 反映古代士人追求功名的心态
代表人物 李白、杜甫、韩愈等

综上所述,“干谒诸侯”是古代士人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采取的一种社交策略,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进取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生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