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琅琅的基础解释

2025-09-28 04:11:27

问题描述:

琅琅的基础解释,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04:11:27

琅琅的基础解释】“琅琅”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书面语和文学作品中。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总体上多用于形容声音清脆、朗朗上口或文字流畅易读。以下是对“琅琅”的基础解释总结。

一、基础解释总结

项目 内容
词性 形容词/副词(有时也可作动词)
基本含义 声音清脆响亮;文字流畅易读;形容读书声或语言的节奏感强
常见用法 多用于描述朗读、诵读、文章或语言的节奏感
来源 源自古代汉语,常用于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中
近义词 清脆、响亮、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反义词 含糊、低沉、断断续续、嘈杂
例句 他读书时声音琅琅,令人印象深刻。

二、具体用法解析

1. 形容声音清脆:

如“钟声琅琅”,用来形容钟声清晰、响亮,富有节奏感。

2. 形容朗读或诵读的声音:

“琅琅书声”常用来形容学生读书时声音整齐、响亮,体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形容文字或语言流畅:

在文学作品中,“琅琅上口”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诗句朗朗易记,语言优美。

4. 引申义:

有时也用来形容人说话有条理、逻辑清晰,如“他讲话琅琅,思路清晰”。

三、使用场景举例

这篇文章语言琅琅,读起来十分顺畅。
场景 示例
学校课堂 老师表扬学生朗读时“琅琅有声”。
文学评论 评论家称赞某篇散文“语言琅琅,意境深远”。
日常对话 “你这段话说得太好了,真是琅琅上口。”
音乐或朗诵表演 表演者用“琅琅”的语气朗诵诗歌,增强感染力。

四、注意事项

- “琅琅”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朗朗”混淆(“朗朗”多指明亮、清晰)。

- 在现代汉语中,“琅琅”更多用于文学或教育领域,日常交流中不常见。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琅琅”虽然字形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有着丰富的语义和应用场景。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