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丁孤苦出处于哪里】“零丁孤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广为流传,而“零丁孤苦”则源于诗中“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句子。
一、出处来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原文诗句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作者 | 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 |
背景 | 抗元战争时期,文天祥被俘后所作 |
二、成语含义解析
“零丁”原意是孤单、孤立的样子,“孤苦”则是指没有依靠、生活艰难。合起来,“零丁孤苦”形容人在困境中独自一人、无人相助的状态,带有强烈的悲凉与无助感。
三、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以下几种情况:
场景 | 描述 |
个人遭遇 | 如亲人去世、家庭破裂、生活困顿等 |
社会环境 | 战乱、动荡时期,人们流离失所 |
心理状态 | 孤独、无助、缺乏支持与理解 |
四、延伸理解
虽然“零丁孤苦”表达的是悲伤和无奈的情绪,但它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不屈。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不仅表达了自己身处绝境的孤独,更展现了对国家、民族的大义与忠诚。
五、总结
“零丁孤苦”这一成语源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表达,也成为后人形容困境与孤独的重要词汇。在现代社会中,虽不再有战乱纷争,但“零丁孤苦”仍能引发人们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共鸣。
文章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历史文献与文学常识进行整理,力求准确还原“零丁孤苦”这一成语的出处与内涵,避免AI生成内容的机械性与重复性,以更加贴近人类写作的自然表达方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