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意思是什么】“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理环境,也多用于形容城市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势不凡。该成语源自古代对南京(古称金陵)地形的描述,因其山川环绕、形势险峻,被形象地称为“虎踞龙盘”。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虎踞龙盘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出处 | 最早见于《世说新语·言语》:“王敦初尚主,帝谓之曰:‘汝何以知其贤?’对曰:‘臣闻虎踞龙盘,帝王之宅。’” |
含义 | 原指南京的地势如虎盘踞、龙蟠绕,后引申为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方;也可比喻人有威仪、气度不凡。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地理形势或形容人物风范,书面语中较为常见。 |
近义词 | 龙盘虎踞、山河壮丽、地势险要 |
反义词 | 平庸无奇、地势平坦 |
二、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虎踞龙盘”最早是描述南京的地理特征。南京地处长江南岸,东有紫金山,西有石头城,北临长江,南接丘陵,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因此,古人常用“虎踞龙盘”来形容其战略地位和自然风光。
在现代,“虎踞龙盘”不仅用于地理描述,也常用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用来渲染一种恢弘、庄严的氛围。例如,在描写古代战争、历史场景时,常常会用到这个成语来增强画面感和历史厚重感。
三、总结
“虎踞龙盘”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地理形势的观察与赞美,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力量、威严与历史的积淀。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来源 | 南京(金陵)的地势特点 |
基本含义 | 地势险要、气势雄伟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有威仪、气度不凡 |
使用场景 | 地理描写、文学创作、历史叙述 |
文化价值 | 体现古代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认知 |
通过了解“虎踞龙盘”的含义与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深度,并在实际使用中准确表达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