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第令毋斩的藉第的意思】一、
“藉第令毋斩”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起义前所说的一句话。其中,“藉第”是一个关键的词语,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句话的历史背景和语义。
“藉”字有多种含义,如“凭借”、“借助”等;“第”在此处可理解为“但”或“只”,表示转折。因此,“藉第”整体上可以解释为“即使”或“纵然”。整句“藉第令毋斩”意为“即使(我们)不被斩首”。
这句话反映了陈胜、吴广在面对秦朝严酷法律时的无奈与反抗心理,也体现了他们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行动的决心。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解释 | 用法说明 | 出处 |
藉 | jiè | 借助、凭借 | 表示依靠某种条件或手段 | 《史记·陈涉世家》 |
第 | dì | 古代文言中常用作“但”、“只” | 表示转折,相当于“即使” | 《史记·陈涉世家》 |
藉第 | jí dì | 即“即使”、“纵然” | 表示假设条件下的结果 | 《史记·陈涉世家》 |
令 | lìng | 假使、如果 | 引导假设性条件 | 《史记·陈涉世家》 |
毋斩 | wú zhǎn | 不被斩杀 | 表示一种假设的结果 | 《史记·陈涉世家》 |
藉第令毋斩 | jí dì lìng wú zhǎn | 即“即使假使不被斩杀” | 表达一种假设性的前提 | 《史记·陈涉世家》 |
三、结语
“藉第令毋斩”虽简短,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陈胜、吴广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更是他们发动起义的思想基础之一。理解“藉第”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文中的逻辑关系与历史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