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读文言文翻译】《炳烛夜读》是一则出自《战国策·楚策四》的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在夜晚点燃蜡烛读书,虽然时间已晚,但他依然坚持学习,体现出勤奋好学的精神。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常被用来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一、原文与翻译
原文 | 翻译 |
昔者有老翁,年七十,尝夜读书。 | 从前有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曾经在夜里读书。 |
火灭,遂止。 | 火烛熄灭后,他就停止了。 |
其子问曰:“夜深矣,何不息?” | 他的儿子问:“天已经很晚了,为什么不休息?” |
曰:“吾欲以火之光,照我所未见。” | 老人回答:“我想用这火的光,照亮我尚未看到的东西。” |
子曰:“火尽而光亦尽,虽欲照,不可得也。” | 儿子说:“火灭了,光也就没了,即使想看,也看不见了。” |
老人曰:“不然。火虽尽,其光犹存;虽不能照远,可以照近。” | 老人说:“不是这样的。火虽然灭了,但它的光还存在;虽然不能照得很远,但可以照得很近。” |
二、
《炳烛夜读》通过一个老人和儿子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学习不分早晚”的道理。即使是在夜晚,只要心中有求知的欲望,就应该抓住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老人强调,虽然火烛会熄灭,但其所带来的光明仍能照亮眼前的事物,象征着知识的力量不会因时间或环境而消失。
这个故事不仅赞扬了老人的执着精神,也提醒我们:学习不应受时间限制,只要愿意付出,总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无限的收获。
三、启示与思考
启示点 | 内容说明 |
学习无早晚 | 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有心,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学习。 |
抓住当下 | 时间宝贵,应珍惜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 |
知识的力量 | 即使短暂,知识也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
持之以恒 | 学习需要坚持,哪怕微小的努力也有价值。 |
四、结语
《炳烛夜读》虽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学习不应因条件限制而放弃,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保持求知的渴望,就一定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