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 趾高气昂 rdquo 是什么意思】“趾高气昂”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走路时脚抬得很高,表现出一种自以为是、傲慢的态度。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趾高气昂 |
拼音 | zhǐ gāo qì áng |
出处 | 《左传·桓公二年》:“其子曰:‘夫子之言,如风过耳,不足为训。’公曰:‘然。’于是乎,趾高气昂,不可一世。” |
含义 | 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态度傲慢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神态或态度,常含贬义 |
近义词 | 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自命不凡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虚心求教 |
二、使用场景
“趾高气昂”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取得一定成就后,表现出过度自信甚至轻视他人的行为。比如:
- 在工作中表现优越感,看不起同事;
- 在比赛中获胜后炫耀自己的成绩;
- 在社交场合中显得高人一等,不尊重他人。
这类行为往往让人反感,也容易引发矛盾。
三、注意事项
1. 语境适用: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情感色彩:带有明显的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场合。
3.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用来形容别人,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
四、总结
“趾高气昂”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态度傲慢的表现。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其对他人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和礼貌,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